国家标准GB 13023-91《瓦楞原纸》(以下简称国标)已被纸箱行业及造纸企业广泛使用,对纸箱行业的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曾经起到过很大的作用。在流通领域,它为纸箱厂和造纸厂之间的贸易提供了评判的标准和依据。但是随着科学进步,生产技术提高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等,这一标准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纸箱行业发展的需要。下面就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供大家参考。
技术指标需做调整
现今,纸箱包装的功能已经不仅局限于具备保护商{TodayHot}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还要具备当其直接面向消费者时,美化商品、促进商品销售的作用。这就要求纸箱必须朝着重量轻,瓦楞挺,印刷漂亮的方向发展。既然市场有了如此的需求,那么就促使纸箱厂要使用低克重,高强度的瓦楞原纸。经了解,现在的纸箱厂使用定量为150g/m的瓦楞原纸居多,甚至有的企业设备、技术、纸张过关,可以用到定量为90 g/m、95 g/m的瓦楞原纸,这在1991年的中国纸箱市场,是闻所未闻的。在当时,被大量使用的瓦楞原纸的定量是180 g/m,有的甚至还用到了200 g/m,所以,原国标中一些按定量划分判断指标的条款用在现在,就显得与现状不相符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已经缺少可操作性。例如:国标的表1中的定量指标和横向环压指数指标等,这是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
其二,正是由于现在的市场需要低克重,高强度的瓦楞原纸,所以我国造纸厂也在不断地改进设备、改良工艺、提高原纸的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十年之前相比,现在我国一些大的造纸厂,例如: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无锡荣成纸业有限公司、玖龙纸业有限公司等等,他们制造的A级品(一级品)瓦楞原纸已经可以与进口原纸相媲美,这些一级品的原纸企业等级指标已经高于国标的指标,例如:紧度——企业标准有的定为0.55g/cm、有的定为0.53 g/cm,国标为0.50 g/cm;纵向裂断长——企业标准有的定为4.30km、有的定为4.50km,国标为4.00km。由于国标在这方面的滞后,致使现在很多纸箱厂在具体检验评定进购的一级品瓦楞原纸质量时弃国标而转用纸厂的企业标准,国标的实际作用降低。这也是国标中针对一级品瓦楞原纸的评判指标需要进行修改的地方。
其三,有较多的纸箱厂反映,国标里判定等级的技术{HotTag}指标中,级和级的指标过于接近,在现实状况中拉大一些距离更好(多数厂认为B级可以略降点,C级可以略升一点)。
综上所述,国标中的一些判定等级的技术指标存在不合时宜的问题,有待修改完善。具体条款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国内外贸易的日益繁荣,纸箱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大,纸箱厂每天的产值在不断增加,瓦楞原纸的消耗量也大增,大中型纸箱厂每次进购的原纸都在上百吨以上,有的甚至几百吨,这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而这一点与1991年时的情况又不一样了。在国标6.1条款中把一个检验批定为≤50吨,很显然,放在现在,对大多数能对进购的原纸进行全面检验的纸箱厂来说,是没有具体可参照意义的,这一尺度是否应该放大一点呢?
有些纸箱厂还提出瓦楞原纸吸水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瓦楞原纸最终将构成纸箱的骨架——瓦楞,它对纸箱强度的影响就不言而喻了,而纸本身对周围环境的湿度就很敏感,当环境中所含水分比纸箱所含水分高时,纸箱就吸湿,相反纸箱就放湿,这个过程直到达到平衡才停止。为了减少环境湿度对纸箱的影响,一些纸箱厂要求造纸厂在生产瓦楞原纸的过程中,经过一定处理,添加一种化学试剂,使原纸具有一定的防水性(检验项目叫吸水性检测也叫施胶度检测)。但是,这里也存在一个适量的问题。当原纸施胶度过高时,会影响到粘合剂的渗透,会使纸箱的粘合强度变差;当原纸施胶度过低时,环境湿度高纸箱就会偏软,又会影响纸箱强度。根据我们了解,一些大型造纸厂对原纸吸水性都有各自的指标规定。所以,我们认为施胶度检测项目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而现有的国标中却没有这个要求。
还有在国标4.3条款中的“纸幅间厚薄一致”,规定过于简单。在纸箱厂实际使用过程中,瓦楞原纸纸幅间厚薄不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会导致在纸箱生产过程中发生一些问题,最终影响纸箱的强度,国标中所规定的厚薄一致,而所谓的“一致”要到何种程度该具体量化一下,使之更便于使用厂进行质量控制。
由于1991定的国标已经不能很贴切的指导和控制今天的原纸质量,所以,我国制标部门于2005年年末下达了对GB 13023-91《瓦楞原纸》实施修订的任务。届时,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纸张纸浆包装科也将参与修订工作。上面的这些对原标准提出的意见,是我们在对下属纸箱厂进行的一系列调查,并且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积累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的,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同时也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对《瓦楞原纸》能多提建议,并告知我们,从而使修改后的新标准更具指导作用!